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8〕2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函〔2017〕25号)要求,学校将于2018年3月-6月举办第四届山东财经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次大赛由教务处、校团委、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主办,校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等学生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1.大赛主题: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 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
2.大赛主旨: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二、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8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5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
初创组、成长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师生共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
三、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本次全国大赛另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加此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各学院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到各自对接的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主赛道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但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四、大赛流程
1.报名与校级初赛(截止至5月20日)
由项目负责人统一到大赛官方网站(cy.ncss.cn)注册报名,按照流程与要求填写必要信息,注册完成后登录账号、姓名、证件号不能更改。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学生操作手册见附件4。评审规则、学生操作手册、大赛详细情况请登录大赛官方网站:cy.ncss.cn下载、查询。
在官方网站注册报名后,各学院汇总本学院参赛项目信息和申报材料,以学院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材料电子版发送到校赛工作邮箱。
2.校级决赛(6月中旬)
将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确定校级一、二、三等奖,并择优推荐优秀团队参加第四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五、参赛材料
1.申报表(附件1);
2.汇总表(附件2);
3.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创意组)或运行报告(初创组与成长组);
4.已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还需提交注册企业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照片;
5.已毕业学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扫描件;
6.授权专利、技术证明材料等证明材料。
以上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5月20日前,打包发送至校赛工作邮箱scdcxsjzx2017@163.com,文件命名为【XX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材料。压缩文件的子文件夹命名为: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高度重视此次大赛,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2.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学院要严格按照比赛有关要求,加强大赛宣传,广泛发动学生组队参赛。积极鼓励参加2018年山东财经大学“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项目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参加本次大赛。重点挖掘毕业5年之内校友的项目,整合各类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高质量的参赛作品。
3.强化引导,系统培育。要注重采取教育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辅导。要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培育提升。
教务处联系人:刘娟,联系电话:81791950;
校团委联系人:李建强,联系电话:88525803;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联系人:王佃冰,联系电话:88182608
校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联系人:刘菁宇,联系电话:15254103732
校赛工作邮箱:scdcxsjzx2017@163.com
附件1:申报表.docx
附件2:汇总表.xls
附件3: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doc
附件4: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产品操作手册(学生端).pdf
教务处
校团委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201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