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函〔2013〕9号)(附件1),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我校2013年度省级特色专业推荐申报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业建设内容及申报条件
特色专业的申报应注意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按照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方案科学、机制创新、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优秀的要求,遴选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对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专业。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以培养满足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出发点,以突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科学制定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建立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的长效机制,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根据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要求,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
2.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吸收用人单位人员参与课程研究、设计与开发,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3.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简单重复问题。
4.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选用高质量教材,编写新教材。有条件的专业要引进、消化和使用国际优秀教材,努力与国际主流教材建设保持同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
5.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推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推进启发式教学,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三)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1.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提高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逐步加大相关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针对学生特点,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
3.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形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4.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推进学生赴企业或企校联合实验室参加前沿研发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增加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或教学名师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专业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
2.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积极推动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本专业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五)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1.建立健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政策、制度与措施。从制度层面上吸引和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本专业骨干教师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
2.建立推动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双向积极性。建立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根据学科和行业发展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研究建立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学校、教学单位、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关于特色专业建设详细内容和具体要求,参见《关于做好2013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标准》(附件2)。
二、推荐限额和范围
1. 推荐限额
根据教育厅要求,我校共可推荐2个专业参加省级特色专业评审,各学院至多可推荐1个专业参加校内评审。请各学院在前期的建设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建设规划,认真组织遴选与申报工作,按时完成项目的推荐和申报工作。
2. 推荐范围
为避免重复建设,申报专业不得与我校往年已确定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重复(我校往年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见附件3)
三、材料报送及时间要求
1. 报送材料
(1)《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申报书》(附件4 )
《申报书》中涉及到的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请按照《山东财经大学专业一览表》(附件5)进行正确填写。
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建设实力,增强专业申报时的竞争力,各专业负责人在填写申报书时应做到内容丰富、论证充分、图文并茂,不可太过单薄。
(2)代表性支撑材料
为便于专家审阅,请将材料分类整理,列出详细的材料目录及页码。
2.报送时间
《申报书》纸质材料一式7份(学院院长签字、盖学院章),支撑材料一式1份,于6月20日前报至教务处教研科(燕山校区办公楼530房间),同时将电子版文件发送至jiaoyan5869@163.com。邮件名称请注明“××专业推荐申报2013年度省级特色专业”字样,过期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88525869(内线:65869)。
四、评审方式
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各学院申报的专业材料进行公开公正评审,从中择优遴选出2个专业,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推荐参加省级特色专业的评审。
附件1:附件1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doc
附件2:附件2 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标准.doc
附件3:附件3 山财大往年省级特色专业一览表.xls
附件4:附件4 2013省级特色专业申报书.doc
附件5:附件5 山财大专业一览表(全) 按2012年国家专业目录.xls
教 务 处
二〇一三年六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