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7-08             作者:研究生工作部       浏览:

为检验案例教学成效,培养并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发现、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决定举办201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竞赛形式

1.采取团队竞赛的形式,每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推荐一支参赛队伍参加。

2.竞赛分为学位点内部选拔、全校初赛和全校决赛三个阶段。

3.参赛案例由各参赛队伍自行编写,不能采用已编写完成、被收录入库的案例。

二、参赛对象

全体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籍在读,含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

序号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学位授权点

1 理论经济学 国际商务硕士

2 应用经济学 税务硕士

3 金融硕士

4 保险硕士

5 应用统计硕士

6 法学 法律硕士

7 外国语言文学 翻译硕士

8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程硕士

9 工商管理 会计硕士

10 工商管理硕士

11 资产评估硕士

12 审计硕士

13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

三、奖项奖励设置

(一)奖项设置

设置团队奖项共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所有获奖队伍颁发奖牌和个人荣誉证书(含参赛队员与指导教师)。

(二)奖励设置

1.获奖团队

团队奖励:一等奖奖金5000元,二等奖奖金3000元,三等奖奖金2000元。

2.获奖团队指导教师

团队指导教师奖励:一等奖奖金3000元/队,二等奖奖金2000元/队,三等奖奖金1000元/队。

三、竞赛流程

(一)参赛队伍自由报名

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赛队伍向所在学院报名,具体工作由各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负责,所在学院进行协调。

报名时间由各所在学院根据比赛赛程安排自行规定。

(二)各专业硕士学位点内部选拔

各专业硕士学位点进行公开选拔,具体工作由各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负责,所在学院进行协调并公示选拔过程和结果。

选拔时间由各专业硕士学位点或所在学院根据赛程安排自行规定。

(三)全校初赛

时间:11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全校决赛

时间:11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竞赛要求

(一)参赛队伍

每支队伍由4名参赛选手组成,设队长1人,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在参赛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团队成员(含指导教师)不超过1人,可申请重新提交团队报名表。

(二)参赛资料

参赛资料包括:报名表、案例报告、现场展示PPT。

案例报告应为PDF格式。案例报告、现场展示PPT,中英文均可(无论使用哪种语言均不会获得额外加分)。中文采用宋体、小四字号、单倍行距,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12号字、单倍行距。页数为15-20页,可以插入图片、图表等,所有引文应注明具体出处。

(三)展示过程

每个团队现场演示时间为10分钟,参赛队员4人均需进行演示,第四位陈述者要有总结性发言。评委提问时间为2-5分钟,可指定某位队员回答,被指定队员回答完毕后,其他参赛队员方可补充。评委不能连续提问某位指定队员。选手自行掌握时间,展示或答辩超时将被打断并结束。

(四)比赛形式

1.预赛

全部报名参赛队伍按照抽签顺序进行团队展示和现场答辩(由评委提问),评选出进入决赛的六支队伍。

2.决赛

进入决赛的六支队伍按抽签顺序进行团队展示和现场答辩(由评委提问),评选出获奖等次。

(五)比赛秩序

超时、迟到、缺勤、未按要求着装、扰乱会场秩序等违反比赛规则或纪律的情形,均会被酌情扣分。

五、评价标准

(一)基本原则

比赛中,评委以合理性、逻辑性和有效性作为基本评分原则,按照统一制定的评分细则,根据每个团队的表现实时打分。

每个团队的满分为100分。每位评委均以百分制打分,各位评委打分的平均分为该团队的最终得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评委根据评分规则给每个团队打分,各团队展示全部结束后评委整理打分情况,根据全局表现调整对各队的打分,最后由评审组主席主持投票或讨论决定决赛出线队伍和获奖等次。

(二)评分标准

1.问题呈现(准确、简洁)

案例对象的描述是否准确;是否把握关键点;报告层次是否清晰;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透过案例提炼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或新方法等。

2.分析策略(正确、恰当)

分析的角度是否合理,是否运用到相关的学科理论和工具来进行分析;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

3.资料获取(真实、详实)

是否深入到案例对象发生单位进行调研,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量表设计是否合理;其他资料搜集方法是否合理,论据取舍是否恰当。

4.解决方案(科学、合理)

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实用性、创新性,是否遵循学术伦理道德。

5.材料展示(丰富、充实)

材料展示是否简洁、清晰、醒目;展示内容是否与报告内容一致,是否多样化(动画、视频、音效等),是否具有专业性;展示现场效果是否良好。

6.现场表现(大方、机智)

回答问题是否思维敏捷,是否紧扣评委问题;表达是否清楚;表现是否自然大方。

六、材料提交

各学院于11月2日(周一)17:00前将本单位各专业硕士学位点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料提交,逾期未交视为弃权。参赛资料包括:报名表、案例报告、现场展示PPT,其中纸质材料经所在学位授权点和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同时发送电子材料。

联系人:陈则敬

办公室:舜耕校区办公楼811

联系电话:82617637

电子邮箱:yjsjyglk@163.com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MPA学院

2015年7月6日

附件1:山东财经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山东财经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大赛评分细则.docx

学校概况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校园服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 © 山东财经大学 |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 鲁ICP备05001933号-2 | 燕山学院 | 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