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一届“新时代城市治理与质量发展”大学生社会调查竞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3-21       单位: 团委       浏览:

各学院团委、各学生组织:

为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过程中城市治理和质量发展问题,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团委和公共管理学院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第一届“新时代城市治理与质量发展”大学生社会调查竞赛。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名称

第一届“新时代城市治理与质量发展”大学生社会调查竞赛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校团委、公共管理学院

承办单位: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

三、竞赛内容

竞赛作品可涉及城市治理各个方面,要求提出问题的角度需新颖又不脱离实际,同时也可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特别是针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过程中城市治理和质量发展问题,采用社会调查研究等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并给出建议。

推荐但不限于以下选题:

(1)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与城市治理;(2)城市更新与城镇化质量;

(3)城市治理与绿色发展; (4)城市治理与PPP;

(5)城市治理与垃圾分类; (6)公共财政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7)社会保障与高质量发展; (8)大数据挖掘与城市精细化治理;

(9)社区管理与城市精细化治理; (10)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1)城市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12)城市文化旅游管理;

(13)产业集聚与高质量发展; (14)城市治理与食品安全监管;

(15)交通管理与城市治理。

四、参赛对象

竞赛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别面向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每个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须有1名指导教师。同一组别内,鼓励跨年级、跨专业组队,每位学生只能署名参加一件参评作品。

五、推进步骤

1.报名阶段

参赛团队须填写报名表(附件1)和汇总表(附件2)发送至大赛工作邮箱,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3月31日。

2.提交作品阶段

各团队须在2018年5 月31日前完成作品设计,将作品发送至大赛工作邮箱。

3.初赛评选阶段

学校成立评审组委会,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初评,确定优秀作品和三等奖,其中优秀作品进入决赛,决赛时间另行通知。

4.决赛阶段

入围决赛的作品需参加现场答辩,评审组委会根据答辩结果现场打分,确定一、二等奖及名次。

六、作品要求

1.数据分析:图文并茂,体现调查方法的应用。

2.报告内容:真实可信,观点明确,必须由调查者亲自参与完成,且从未公开出版或发表。

3.成果字数及版面:报告首页包括调研报告题目、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单位和日期等信息;须提供500字以内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文字原则上限定在10000字以内(不包含附录);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表格、附录采用5号字体;报告板式统一为A4版式,白色底板。

4.作品提交:提交参赛作品电子版至大赛工作邮箱(doc和pdf版本各1份,插图采用jpg格式)。作品提交后,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原则上不允许更改。

七、竞赛奖励

1.竞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荣获一、二等奖的团队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和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

2.为鼓励各参赛团队对所研究问题进行持续、深入调研,竞赛获一、二等奖团队可直接立项为校“三千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校级重点项目,部分三等奖作品可立项为一般项目。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竞赛成立由校团委和公共管理学院主要负责人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对竞赛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综合协调。竞赛将邀请有关专家成立评审专家组,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审。

2.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要严格按照比赛有关要求,加强大赛宣传,广泛发动学生积极组队参赛。要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做好项目的组队、辅导、评审和推送工作。

3.强化引导,系统培育。要注重采取教育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辅导。要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培育提升,形成高质量的参赛作品。

大赛工作邮箱:scggkc@163.com

联系人:赵芃辉13455636635、朱子彦13256677031

附件1: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报名表.doc

附件2: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参赛单位作品汇总表.docx

校团委 公共管理学院

2018年3月21日

学校概况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校园服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 © 山东财经大学 |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 鲁ICP备05001933号-2 | 燕山学院 | 东方学院